欢迎来到贵州中旅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资讯>>贵州旅游景点
贵州旅游景点
黔中高原上的明代古风-----屯堡古镇文化区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4-7-10     浏览次数:4191次
  

 

黔中高原上的明代古风——屯堡文化区

   地戏的内黔中高原上的明代古风——屯堡文化区
    从贵阳出发,沿贵黄公路西进,在黄果树和贵州省省会贵阳之间,长达137千米,面积大约1 340平方千米,重峦叠嶂的喀斯特岩;容地面上,你会发现许多屯墙、垣壁和石板顶的屋子以及高耸的碉堡组成的石头村寨。你会看到那里住着一些特别的人群,他们身着宽袍大袖长及脚踝的宝蓝色长衫,说着既不同于本地又异于他乡的绝对特殊的语言,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节日仪式统统按自己的老规矩行事。尽管高速公路早已从这些石头城堡旁穿行而过,来自海内外的人成天价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可城堡里的人却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照旧我行我素,顾自执著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中。岁月在这里好像是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不断循环往复和永不止息的老水车,时间和空间在这里似乎都失去了意义。如果您碰巧走到他们中间,见到那特别的装束和特殊的行为,您问:“你们是什么民族呀?”那些人一定会爽朗地笑着对你说:“我们是多数民族呀!”外来的游客同样也不知道,当年,正是由于这些居住在城堡中的“多数民族”的祖先来到这里,才产生了“贵州”这样一个省,并且经由他们的手,最终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历史面貌。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祢为“屯堡人”,我们把屯堡人居住的地区称为屯堡文化区。“屯堡人”——一种明代汉族移民群体的特称。清道光《安平县志》称:“屯堡人即明洪武时之屯军。”《平坝县志》记载:“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后裔嗣也。”又说:“凡住居屯堡者,工作农业,妇女皆不缠足,从事耕耘者,率皆以屯堡人呼之。”明洪武年间,受朱兀璋皇帝遣汉制夷之命,从江西、南京、安徽一带调北征南,来到黔中腹地安顺、平坝、镇宁一带,至今已繁衍了20几代。作为征服者的屯堡人,在西南写就了屯田戍边的辉煌历史,也始终骄傲地保持着明清时代江南故地的生活习俗。屯堡人的地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屯堡人的石头建筑被誉为“高原坚固的城堡”,屯堡人在自己的社区内,按固有的方式和传统生活着。600年岁月沧桑,他们乡音不改,服饰依旧,紧紧地凝聚在共同的文化、习俗与传统之中。当你走进他们中间的时候,会被他们那丰富的生活内容所深深吸引,被他们那充盈的精神生活所感动,被他们那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所震撼。让我们的旅游就从600年前那次辉煌的调北征南、屯田戍兵的时代开始吧。
    1.屯戍之师
    公元14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即后人所称的太祖皇帝。此时,元顺帝虽败走漠北,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他自恃天高皇帝远,又踞西南高山之险,明朝虽有大军而鞭长莫及,仍在负隅顽抗,甚至把朱皇帝派来的使臣都杀掉了。朱皇帝大怒,于是亲自部署调兵遣将,进行讨伐。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皇帝亲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帅江南将士30万人出征。朱元璋用兵素以老谋深算著称,行前,他在南京奉天门告喻诸将:“云南地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扼塞。取之之计,当自永宁(四川叙永)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今贵州威亍),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安顺),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与梁王的十万精兵作战。朱元璋认为,去云南的最佳途径是取道贵州,贵州原为元朝的顺元路,地域虽小,却是通云南“襟喉”之地。而地处贵州中西部的安顺一带更是滇黔要区,谁要是在军事上控制了它,不仅能控制这里的少数民族,还可以西挺云南,北进川南和川西南,南下广西,控制整个西南局势。“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彼疲于奔命,破之必矣!”朱元璋不愧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指挥家,按照他的部署,征南将军傅友德率领江南30万父子兵告别家乡,越长江,过洞庭,经沅水,至镇远,舟行车马,几千里路云和月。由湖广经偏桥、贵阳直奔普定,分据要塞,拥军黔之腹,直逼滇之喉。另一支偏师由都督胡海洋率兵5万自永宁奔向乌撒,堵住云南出口,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就成了瓮中之鳖。明军至曲靖,大兵压境,被逼无奈的梁王只好背水一战,与明军决一雌雄。明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无往而不胜,梁王怎是对手?两军作战仅仅一个月,梁王全军覆没,逼得把匝刺瓦尔密连同自己的家人跳进滇池自尽,云南从此归属大明王朝。梁王败死,云南既克,朱元璋皇帝却又平添了另一种忧虑:贵州军事地位如此重要,可是这里自古为“蛮夷”、“化外”之地,土司们占地为王,加之山高路险,难以驯服。“至如蔼翠辈(贵州土司)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这位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对稳定贵州煞费苦心,经过)令静的“区画布置”之后,从战略的观点出发,认为要长久地控制西南,巩固云南边防,必须稳定贵州。于是他命令整修通往 云南的各条驿道,并在驿道沿线遍设卫所,派重兵驻扎。这样,既可保证驿道畅通云南,又可监视土司。
    明永乐十一年(1413),新皇朱棣派顾成为大将,统兵5万对贵州实行军管,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自此,贵州成为驻军众多的明代13个部政司之一,一个有着特殊军事地位的省份。至今,当你打开贵州地图,沿古驿道一路看去,就会发现许多与军事相关的地名,如镇远(永镇远驿)、平坝(平安之坝)、安顺(安宁顺达)、 镇宁(镇守安宁)、关岭(险关峻岭)等等,无不打上当年遣汉制夷,驻守屯兵的印记。
    这一时期,贵州成为边关重镇,全境共建立了24个卫,132个 千户所,2个直隶干产所。朱元璋规定,每个卫安置屯军5600人,卫 又下辖左、右、前、后、中5个千产所,千产所下再设百产和旗等机构,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张连接紧密、井然有序的军控大网,在这张网内驻扎军队多达20万人,贵州从此成为明王朝驻军重镇,其驻军远远多于周边的滇、川、湘、桂等地区。
    安顺一带既是扼守通滇的要道,而且高山横隘易于坚守,同时又是黔省少有的大坝子,土地宽广肥沃,利于屯粮供给军需,因此屯戍的人数十分密集。据专家统计,仅在安顺方圆二三百里之间,就设有6个卫,下辖9个千产所,每个所领10屯。每个卫5 600人,每个所1 120人,粗算一下,就有屯军43680人,再加上随之入黔的家属,计有17万人之多(参见王兴贵《屯堡人由来探索》一文,载于安顺市政协编《安顺市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卫所大量设置,将近20万军民的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朱元璋又令:军士们一面控扼要地,一面广开屯田以自给自足,“无事屯田,以资军实”,“有事则战”,从此,军屯制度在边疆大兴。屯田军士携带家眷随营屯驻,耕战结合,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各屯戍据点之间广开驿道,设置铺站,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于卫所屯堡密集,人数众多,实行军事管理,组织严密,自成体系。至今安顺境内,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的屯堡比比皆是。
    当初在贵州屯田驻兵,还有皇帝朱元璋另外的考虑。清代的刘昆曾经在《南中杂记》中写到:“明高祖以天下大定,兵多无用,故设卫所以分之,号曰屯丁。”为使军士们能够安心屯田戍边,朝廷还规定屯军必须带家眷,即使是未婚者也要责令在原籍为他配好妻室,俗话说:“女人家,女人家,有了女人就有了家。”不仅让他们成家,政府还按照不同级别,分配给每名屯军官兵一定数量的土地,同时发给种子、农具和耕牛等。既有了土地,又有了耕牛,又有家人陪伴身边,于是,那些来自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甚至还有来自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的屯军战士,在这里“三分戍守,七分屯种”,把老家的种田本事用在贵州的土地上,把生活的根基建立在了新的家园里,从此,这里就是屯军将士们永远的家了。
    随着卫所军屯制度的实行,“民屯”和“商屯”也发展起来。“民屯”中的“民”,指的是“土人”,“商屯”中的“商”,指的是商人,即晚于屯军的后来者。从洪武到永乐,大约40多年的时间,明朝政府为真正有效地控扼滇黔边地,采取遣汉制夷之策,从江南、湖广一带大量移民。军屯、民屯多了,人口就多,人口多了,衣食住行都要供应得亡,于是商人闻到商机无限的味儿也来了,油盐柴米、布匹衣服、灯 油火石、山货土货、倒买倒卖,生意兴隆,于是就有了“商屯”。人是巢居动物,人类大量的迁徙必然要大兴土木、建屋盖房,因而工匠们也在这时纷纷云集屯堡。自古江南就出能工巧匠,全都拿出祖上传下 来的看家本事,各显身手。于是,在屯堡人中就有了所谓“四坊”、“五 匠”。所谓“四坊”、“五匠”极言其坊匠之多,“四坊”指的是碾坊、榨;由坊、粉坊、糖坊、豆腐坊、酒坊、染坊、纺织坊等;“五匠”指的是石匠、木匠、铁匠、篾匠、泥瓦匠、烧窑匠、银匠、补锅匠、火炉匠、补碗匠、皮 匠、阉匠、剃头匠、杀猪匠、磨刀师傅、裁缝师傅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其中,“五匠”中的石、木二匠更是将他们的祖传技艺与 聪明才智,结合当地特有的石材、木材原料,在屯堡的民居和其他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出非同凡响的高原木石结合的建筑文化。
    2.高原石头城
    安顺屯堡文化区地处喀斯特峰林地带,交通便利,坐落着许多特色鲜明的屯堡村寨,比如平坝县境内的天龙古镇、安顺大西桥镇 所属的九溪村、七眼桥所属的云山八寨——云山屯、本寨、雷屯、张家庄、鲍家屯、八角寨,以及周官屯、蔡官屯、詹家屯、伍官屯等。当你 走进这些屯堡中,一定能感受到那充溢着浓厚江南明代遗风的乡村生活。
    屯堡人驻扎的安顺地区山脉巍峨峻峭,气候多变,溶洞、河流、丛林应有尽有。驻扎于此地的屯堡人尽量选择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之处安营扎寨,这里的每一座屯堡,都把易守难攻、靠山隐蔽作为建堡选址的首要因素。云山屯就是这种极具防御功能的典型村寨。云 山屯坐落在安顺城东七眼桥镇之南4千米的云鹫山峡谷中,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山势险峻陡峭,仅有一条盘山石阶路可入。从惟一的屯门进入,门洞深数十米,上有歇山顶箭楼高耸雄踞。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6米长数千米的石墙连接悬崖,各显要位置分布着14个哨棚(碉堡)。前后屯墙封堵,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还建有石头城墙,将屯子严密地围扎起来。一条东西向的主街纵贯全村,数条 弯曲的小巷巧妙地将各家各产串联起来,住家产、庙宇、戏楼、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式分布于两侧山腰上,整个村落布局、道路设施和院落结构巧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闭性防御体系。第一道封闭线是屯门和寨门,其作用是阻敌于山寨之外;第二道封闭 线是若干个单体建筑共同拥有一条巷道,若干巷道与主街连通,一旦敌人攻破寨门,突入寨内,亦将被隐藏于不同巷道中的自卫力量 给予毁灭性打击;第三道封闭线是那些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因为 那些建筑均仅有一个进出口,如果敌寇入得其内,只要把住大门,定教他成瓮中之鳖。这样“产自为堡,倘敌突犯,各执坚以御之”,既有封闭性,又有防御性,更兼内部联络性,真可谓“固若金汤”。 屯堡村寨的选址,既有军事屯戍的考虑,也十分讲究风水,强调背有靠山,左右有扶手,前有虾须水,寓意长治久安,攻防有余,兴旺发达。本寨是屯堡村寨中一个建筑博物馆。这里约有500户人家,整个村寨由许多的四合院、三合院组合成一体,各家各户的院墙连成一体,构成了寨子内部防御性极强的通道和高墙。寨子内又建有7座碉楼,碉楼上开设嘹望孔,既可以登高远望监视外部的动静,又可以方便地彼此传递消息。许多人家的院墙上甚至还开设着十字形或 梅花形的枪眼,真是步步设防。
    专家们说,屯堡人的建筑并不是一下子就定格成今天的样式 的。初来乍到的屯军,仅仅是修建了一些明初栅栏式的简单建筑,定 居下来以后,渐渐演变为明代封闭式燕窝式建筑,到了后来,又演变发展为清代封闭式城堡式建筑群体与屯土建筑结合的建筑群体,再 发展下来,又有民国封闭式城堡式与碉堡式结合的建筑群体。所以 确切地说,今天人们可以从屯堡建筑群体中,看到从明初以来600 年间屯堡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状态,以及它的混融变体。
    屯堡建筑的内部,更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所谓封闭式燕窝式 建筑,是一正一厢一照壁,称之为小三合院。若干个小三合院公用一条通道,连为一体,极具防御功能。城堡式建筑则是在燕窝式的基础 将院落加大加宽,同时安置两重朝门,双门内有一个专事守卫的 小屋,外重朝门则呈外宽内窄的“凹”字形,在凹壁上留着交叉火力 的枪眼。朝门的顶部还有可以观察外面动静的“望楼”。枪眼的形状 很多,有一字形,十字形,还有梅花形等等,一切以使用方便,灵活机动为本。
    贵州高原是一块基本上由石灰质沙页岩构成的喀斯特山地,沙 页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这里还有大量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建筑所 需的木材。屯堡人取法自然,以石料做基础和护围墙体及屋面,木料则用来做构架和内部装修。有民谚为证:“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 头的屋顶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从房屋建筑到日常用具无不以坚硬的石头为材料,这就从材料上根 本保证了居所的坚固耐用。渐渐地,一座座石头城堡在山地上出现了。
    从外观上看,屯堡人的建筑以石块、石板构成坚固无比的石头 城堡,但在内部却有着十分细致讲究的装饰,来自江南的木雕和石 雕艺术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走近屯堡人的小院,满目都是精雕细刻的图案,窗棂门楣上,到处可见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等各 式木雕、石雕花纹,连柱脚处、下水道的入口处,也都有龙、凤、青蛙、 蝴蝶、蝙蝠等各种各样的图案。最为讲究的是木雕的垂花门罩,家家户户不惜工本,极尽精雕细凿之能事。图案多为奇花瑞草,工艺稹密繁难。院子里门窗上的雕花多为江淮常用的“牡丹团花”、“白鹿衔枝”、“喜鹊闹梅”、“松鹤延年”等。正是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你能真切地感到屯堡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江南水乡的文化濡养是如此深厚,即使到了这所谓“蛮夷之地”、“贫瘠之乡”,即使只能用粗糙无比的石头来打造家园,却仍然固执地把家乡那种细腻丰满夸张华丽的江南文化风格铺排得淋漓尽致。 
    这里还要说一下古驿道与屯堡建筑的关系。元代以近,中央政府看到了贵州在控扼西南边陲上的重要军事地位,于是从那时起,不断在此修建驿道,历经几百年没有间断。到明代以后,贵州境内的驿道已有几百里,从贵阳到安顺的驿道就是其中之一,它恰好穿云山屯内而过。当年,各地商贩纷纷云集此地,云山屯因此成为驿道上难得的商贾之地。贯穿全寨的石街宽阔,街两侧有高台戏楼、财神庙、祠堂以及老字号“德生昌”中药铺。寨内建筑中保留着垂花门、雕花隔扇门等,甚至连下水道的入水口都有精致的雕刻,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山地建筑结合的产物。今天当你走近这里,仍可想像当年的繁荣景象。遗憾的是,后来公路绕道而行,云山屯便渐渐衰落下来。现在居住在云山屯寨内的屯堡人已不足百产,他们大多祖籍江南应天府(今南京),明洪武十六年(1383)入黔,便落脚此地。云山屯西南方山顶上的云鹫寺是屯堡人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从古至今,这里香火旺盛,佛事不断,每年观音菩萨的三个生日,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远近四方的屯堡人,特别是屯堡女人们就会结伴来到这里,烧香拜佛,吃斋颂经。只有在这几个日子里,云山屯才会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再现旧日的繁荣。 在形制上,几百座卫、所、屯、堡在黔中一带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屯戍之网;在建筑上,占尽天时地利的屯堡人,用当地特有的石块、石板,结合江南的建筑文化传统,加上兵法上据守险隘之策,在贵州高原修建起一座座固若金汤又精雕细刻的石头城堡,同时也将一段铁马金戈的历史,永恒地定格在了中国西南部这一片邈远的喀斯特 山地上。
    出安顺东门外27千米,距天龙山大西桥镇7千米处,有一个近 千户,约两干多人口的村寨,这就是大西桥镇的九溪村。九溪村由3 个屯堡寨子组成:大堡、小堡和后寨。九溪与平坝县属的高寨、茂柏、台官屯、肖家屯等相毗邻,因为寨前有九条小溪汇聚于此,形成一条宽阔的大河,大河孕育了这个最大的屯堡村寨,所以人们给这条河 取名“九溪河”,把村寨叫做“九溪屯”。
    传说中,九溪是由屯堡人中的张姓、宋姓、顾姓、汪姓、胡姓等 “十大姓”开辟的。当年,九溪正处于贵阳通往旧州、安顺、镇宁乃至 云南曲靖的交通驿道上,兵马客商川流不息,云集此地,种田经商。
    从明代到清代,九溪渐渐成为人口众多的屯堡大寨。据说,人口最多 时曾达到4千多。后来,滇黔公路不走旧州了,九溪也就渐渐衰落下来,到现在,只剩下1千多人。尽管如此,它仍是屯堡聚落中最大的一座。
    九溪河的对面有一座“青龙山”。登上山顶,俯首四望,可远眺百里,四围的村寨、田土、坟冢尽收眼底。从前古人在山上修建有一座 大庙,在九溪河的下游,距村寨约半里远近,有个文昌阁。这文昌阁 建于清嘉庆年间。那时,这里是著名的书院,十里八乡的读书人都聚集到这里,据说,在光绪年间,这里的秀才顶子多得用升装。九溪走 过了几百年的历史,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始终没有改变。因为人气兴旺,九溪是屯堡文化保存最丰满的村寨之一。在这里,仅地 戏就有三台,屯堡人的节庆习俗保存得也最为完好。每年从正月到年底,有十几次风味不同的节日活动,最能体验到屯堡乡村的韵床。
    天龙镇是屯堡文化区中第一个正式开发的旅游地,距贵阳仅70千米左右,驱车沿贵阳一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行驶1.5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过去,天龙镇是西线古驿道上重要的屯堡商镇,现在因地处交通要道口,因此十分兴旺。天龙镇也是一座防守坚固的屯堡乙镇,历史上还产生过许多名人武将,例如抗日战争期间,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中为国捐躯的陈蕴虞将军就出生在这里。沿着一条贯穿古镇的溪流信步走进古镇,就会有豪爽热情的屯堡太婆们端着大碗的“驿茶”迎接你。这“驿茶”是屯堡人自采自制的山茶,放在一把巨大的黑陶茶壶中熬制而成,可以醒脑提神、消除疲劳。天龙镇内还有老人们聚会的“三圣庙”、屯堡文化博物馆、地戏面具作坊以及风味独特的屯堡饭馆供游人参观享用。距天龙镇仅1千米左右就是著名的——天台山伍龙寺。它是一座山地悬崖建筑的绝品,是屯堡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块难得的国宝。它的建筑之奇绝、设计之精妙,举世罕见,站在天台古堡的最高处,您可以充分领略百里之内隐藏在峰林深处的屯堡古韵,是不可不到的绝妙去处。 

    3.“军傩”演义 
    人们最早知道“屯堡人”,是从知道“地戏”开始的。“地戏”顾名思义,就是田间地头表演的戏剧,这是屯堡人对这种戏剧的自称,其实,地戏是明初军队进入贵州时就带来的。据专家们考证,它的来源是古时军队中用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师胜利的军中傩仪,又被称作“军傩”。“傩”是一个假借字,也是一个多义字。人们常说的“傩”,其实是一种驱鬼除疫的仪式,它起源于我国的殷商时期,到了周代,即盛行一时。以后历经演变,由祭傩的仪式发展为傩舞和傩戏,大体上可分为宫廷傩、民间傩、军傩和寺院傩。宋代是傩戏的形成时期,同时也传入军队,成了所谓的“军傩”。“地戏”就是“军傩”的一种。傩由傩仪到傩舞再到傩戏的演变,酬神、娱神的成分逐渐减弱,而娱人的成分逐渐增加。屯堡人也把地戏称之为“跳神”,这个“神”字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傩”在中华历史发展上的演变踪迹,也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人民生活与信仰及娱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  明代嘉靖年间修的《贵州通志》上说:“除夕逐除,俗于是具牲礼,扎草船,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驱呼怒吼,如斥遣状,谓之逐鬼,即古傩意也。”这说明,在明代中期,屯堡人中已有“古傩意”的仪式存在。清康熙年间的《贵州通志》又有记载:“土人所在多有之,盖历代之移民,在广顺新添、新贵者,与军民相通婚姻,岁时礼节皆同……步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男子妆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所至之家皆饮食之。一土人”是屯军的眷属亲戚,是屯堡 人的一部分祖先。傩就主要在土人中表演。屯堡人的地戏名称始于清道光年间的《安顺县志》:“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 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当地人把地戏称为“跳神”。这称 呼由来已久,清康熙《贵州通志》上有一幅《土人跳鬼图》,画面与现在的“地戏“相似,可见古人早已将它称为“跳鬼”。地戏是男人的专利,表演者全是男性,忌讳女人参加。每年春种 秋收之际,逢年过节之时,屯子里的地戏班子都要演上几天几夜。虽说演地戏是男人的事,但女人却是最忠实的观众。演出时,演员们身穿土布长衫,腰间围着绣花战裙,背上扎着靠旗,从头顶上垂下黑纱 罩住面部,额上戴着木制的各种面具,上插野鸡毛,乐器只有一面锣一只鼓。戏剧开场,锣鼓一通震天响之后,演员们便伴随着锣鼓铿锵 之声载歌载舞。在屯堡人聚居的安顺地区,田土都在平地上,田土旁就是山坡,一般演出地戏,都是在平地上,观众坐在坡上看,面具如果扣在演员面部,那观众就只能看见他们的头顶。不知是哪一代的先人,把地戏面具都戴在脑门上,演员的脸就用一块黑布挡住。这样,坐在山坡上看戏的人,正好看见地戏演员的面具,实在是聪明得很咧。容都是明清两代流行的演义小说、民间说唱中的征战故事,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杨家将》、《说岳》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有人统计过,在安顺的屯堡;人社区,地戏大约有370堂之多。几乎每一个屯堡村寨都有一堂地戏,大一点的屯堡有两堂甚至三堂之多。每一堂戏都是连堂戏,一个事可以演出长达十天半月。地戏只在每年春节和稻谷扬花的时候表演,含有驱鬼祈福的意义。地戏在田间地头表演,每一次演出都观众如堵,有的从几十里以外赶来,年复一年,百看不厌。 
    地戏的唱腔高亢有力,又带着屯堡人的山歌韵味,听上去很有味道,演唱时一人唱众人和。有专门研究地戏的人说,这种唱腔来自江西,与江西的弋阳腔很接近。安顺一带的屯堡人祖籍江西的很多不过到底是不是从江西传入,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地戏的唱词都是第三人称的叙事体,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古代由说唱向戏剧演变中留下的痕迹。可是屯堡人则认为,这是老祖宗将民间唱本艺术直接搬到地戏里面来的结果。地戏是武戏,它的舞蹈主要是武打动作。跟京剧一样,它的舞蹈动作都是规定好的,一点也乱不得规矩。地戏的舞蹈动作有几十种“套路”,如“刁枪”、“报月”、“:中枪”、“理三刀”、“打背包”、“凤点头”、“扳野鸡毛”、“黄莺展翅”等等,各屯堡的祢呼和表演也都大同小异,本来就是同一个地戏老师教出来的嘛。表演时腾跃、出手、步伐都要雄健有力,作为道具的兵器都是木制的,刀、枪、棍、棒、锤、链,无所不有。
    说到地戏,不能不说到地戏的面具,屯堡人称地戏的面具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跳不成地戏。地戏的脸子都是用坚韧的丁香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因为各村都有地戏班子,脸子又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每堂地戏多则一二百面,少则三四十面,需求量很大,所以就有了专事脸子雕刻的村落,金官屯就是这样的专业屯堡寨。金官屯刻脸子的历史已有五六百年,祖传下来的技艺一直保留到今天,那里的男女老少都是刻脸子的高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民间雕刻艺术村落。地戏脸子的种类主要有五种,屯堡人称为“五色相”,即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此外还有道人、小军、土地、麻不口尚等杂色脸子。“五色相”的脸子面部还连着一副带耳翅的头盔,一般来说,好人都庄严威武,恶人则狞恶凶猛。脸子的雕刻很讲究有一整套规矩,比如说刻眉毛就要“女将一根线,少将一支箭,武将如烈焰”;刻嘴唇有“天包地”、“地包天”之说;头盔上一定要刻上龙纹;在《说唐》这出戏中,李世民头盔上的龙纹多达18条,女将还要加刻凤纹,传说为“白虎星”下凡的还要加刻上虎纹。面部的花样繁多,不仅五官个个不同,还可以任意雕刻上蝴蝶、花草、藤蔓等乡村野地里常见的东西。
    地戏的表演还有明确的仪式规定程序。屯堡人把神灵请到人间来驱逐邪恶和灾害,保佑一年的吉祥和丰收。脸子是神的象征,所以,脸子平时交由寨子里德高望重又认真负责的地戏头仔细收藏起来,演出时才能开箱启用。每一次演出都要严格遵守祖先传下来的一整套规矩行事:首先是“开光”(上漆),然后是“开箱”(表演前将脸子从箱内取出)到“封箱”(表演完毕将面具放存箱内),都要举行祭仪,届时要将一只雄鸡头割破,供上鸡血、刀头肉、香蜡纸钱等等,再由“神头”(目口地戏头)口念祝祷词,带领地戏班子一千人拜神祈祷。这样,在屯堡人的意念中脸子就有了“神气”,可以到人间来驱邪纳吉了。这还不算,演员们穿戴完毕之后,还要到庙里举行“参庙”仪式,正式表演前还有“扫开场”、“设朝”、“下四将”等仪式,表演结束后还要举行“扫收场”的仪式。地戏的唱词也有规定的剧本,地戏演员都要把全部剧本牢牢地记下来,这可是需要一丝不苟死记硬背的功夫才行,不然哪里错了一句台词,下面的人就接不上了。地戏唱词都是屯堡人中那些文化高的祖先编了传下来的,每一部戏都有很厚的本子。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外国的学者来到屯堡,收集地戏的资料。地戏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中国的京剧跟这地戏都连着亲戚关系呢。

    4.传统与习俗
    屯堡人有极其浓厚的宗教意识,几乎每庄每屯都有自己的寺 庙,在几姓杂居的大一些的屯堡里甚至还有两到三个以上的寺庙。寺庙的名目也是五花八门,除了佛寺外还有关帝庙、五显庙、汪公庙等等。往往在同一座寺庙中既供观音又供关圣,还供玉皇大帝和五显、汪公,甚至包括牛王马王土地冥神,五花八门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在屯堡人家的堂屋中,家家都设有神龛,神龛上方贴着大红的神榜,在中间供着“天地君亲师”位,两旁的“神讳”则是儒、释、道、巫齐备,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大成至圣先师、五显华光和平共处,平等侍奉。有的人家还要添上鲁班、仓颉、蔡伦、土地,有的甚至还供上“英国观音”、“美国观音”,“日本观音”,真可谓古今中外土洋结合招引群神荟萃,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共享人间烟火。
    屯堡人信神大胆又自由,管它是哪路神仙一律上供。“五显”在历史上是一位弄得相当混乱的神祗,一会儿同佛教的华光如来混为一谈,一会儿又同“五通”凶神混为一谈,屯堡人弄不清这些,干脆统称“五显华光”,照供不误。研究江南文化的专家说,古代江南一带供奉“五显”的较多,传说也较多。因此屯堡人供奉的这位面目模糊的“神灵”,极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屯军和移民带来的。
    汪公是屯堡人供奉的另一位菩萨。根据屯堡民间传说,汪公原先是人而不是神,他名叫汪华,原籍安徽懿州休宁人氏,生于陈后主至德四年(586)正月十八日。及长,创业于金陵,隋朝时成为徽州地方官,在本郡称王十余年间,境内平安,深受百姓爱戴。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九月,率部降唐,受封越国公,后随皇帝李世民征战有功改封九官太守。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病逝于长安,朝廷追封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汪王。应家乡百姓之请,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移骸弁州,葬于城北七里的岚山上。据说以后他屡显“灵应”,北宋大文人苏辙在合州做官时曾写下《祭灵惠王汪文》,对他的“庇佑”称颂备至。宋乾道四年还追封他为“信顺显灵英济广惠王”。据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当时较大的汪公庙就达26所。汪公其人不但史无出处,也无记载,之所以被屯堡人奉为神,显然因为他是安徽、江南人氏加之他是一位以征战而建功立业的英雄,他的经历与屯堡先祖南征经历极其相似,于是被屯堡人作为屯田戍边的楷模来信奉,并以同是汪公后代的意识来团结客居他乡的屯堡人,在与山地生存环境的激烈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信仰的力量来团结屯堡人,结集力量,在精神和意志上为群体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更强的生存能力。
    在今天的屯堡人聚居区,除各屯的小寺庙外,最著名的寺庙还有天台山伍龙寺、云鹫山大佛殿以及安顺东门外的“汪公庙”等。云鹫寺是远近闻名的大庙,也是屯堡人敬神供奉的中心。云鹫山海拔1,532米,山势雄伟,高耸入云,古树成荫,山脚下就是著名的云山屯。《安顺府志》说,“云鹫一山,卓立如笔,险境逼仄”,所言不虚。云鹫寺由三组建筑构成,最早的大佛殿见于明弘治二年(1489),到清康熙初年(1662)增建玉皇阁和关圣庙,到了民国初年(1911),又建待漏桥和化纸塔,使云鹫寺完善成屯堡第一庙。玉皇阁为重檐式攒尖歇山顶建筑,流动欲飞。一条两千级的青石阶路九曲八弯,曲径通幽,直达山顶。登顶之后,附近屯堡人的雷屯、张家庄、鲍家屯、本寨、八角寨等“云山八寨”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自然成为屯堡人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寺内有一长联这样形容云山胜景,上联是:“推开清静禅门仰视西南胜景遥望万仙石佛跨乘白鹤青龙宛在山中观燕子”;下联是:“抛弃凡尘嚣世隐居东北名山邀游八寨七贤约引天鹅海螺同来岭上看牛蹄。”联中所谓“万仙”、“白鹤”、“青龙”、“燕子”、’八寨”、“天鹅”、“海螺”、“牛蹄”等皆为云鹫山周围的地名屯名和洞名。
    与众多的寺庙相应的是屯堡人每年无数的宗教节日,从正月至腊月,几乎月月都有传统节日或习俗活动。这些活动有祛灾祈福的,敬奉祖先的,宗教信仰的,思念故土的,念归情节的,都有着深厚的又化意蕴。如正月初九的“玉皇会”、正月十五的“龙灯会”、正月十六迎汪公”、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三月十三的“过河会”、六月初六的“土地会”、六月十九的“观音得道会”、六月二十四敬“雷神”、七月十五的“烧千张”、八月十五的“放河灯”、九月十九的“观音寿诞会”、十月初一的“牛王会”等等,真是不胜其数。每逢这些节日,屯堡人(主要是屯堡女人)们便云集寺庙,烧纸,上香,捐资,作揖,磕头,祈福,求取家人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发财。
    屯堡人习俗与信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外来人走进屯堡,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许多的规矩和禁忌。正月里,有许多的习俗活动。正月初一,家家要贴对联、神像和神影。贴对联一般人家用红纸,有丧事的人家用绿纸或黄纸。贴神像要视其信仰和祈求的目的,有的挂观音、关圣帝君、三官老爷、文昌帝君等,有为了驱鬼、祈福保平安而贴上各种门神,如关公、钟馗、岳飞等;为祭祖和敬神,贴“神影”也是屯堡人的必须。正月里,家家都会把家族的宗支图挂在神龛的旁边,意为把老祖先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大年初一也是一个有许多禁忌的日子,一般成年人不许出门,不许动刀,不许扫地,不许倒水在院子里,也不许烧火,吃糍粑不能用火烧,只能用水来煮。许多人家在这一天还要吃素。除此之外,婚丧大事、生儿育女、架房立屋、上坟祭扫等等无不讲求规矩。就说婚娶吧,屯堡人一般不与外族结亲,在屯堡人内部,也要讲究说亲、纳彩、迎亲、回车马、过晒席、拜堂、撒帐等烦琐的仪式。生下孩子要吃满月酒、剃头酒,逢生日还有“割尾巴酒”等等。在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用仪式来完成,在一年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佛事活动。这些带着神秘色彩,充满着神圣意味的仪式,是屯堡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也是他们在屯田戍兵征服西南的历史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手段。
    屯堡人有很多“迎菩萨”的活动,所迎菩萨也很杂,有东岳、关圣、华光、城隍、大王、杨泗将军等等。“迎汪公”是屯堡人世代传承的要盛典。每年正月十六凌晨,屯堡人就把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他老人家从平日香火侍奉的“汪公庙”里请出来,沐浴、上袍等仪式完毕之后,将汪公老爷端放在一个红锦缎扎成的轿子里,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引路,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轿后跟随着高妆彩 车、莲船、地戏队,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游乡串寨。汪公神轿所到之处,都受到顶礼膜拜,每家每户一参拜敬香,捐资供奉,燃起鞭炮迎送。整个仪式从汪公出门算起,往往需要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据明嘉靖江南《徽州府志》载:“二月二十八日,合休之民舆汪越国之像而游,云以诞日为上寿。设俳优、狄合、胡舞、假面之戏。飞纤垂髯,偏猪革踏鞋。仪卫前导,旌旄成行,震于乡里,以为奇隽。”这与600年后的屯堡人“迎汪公”,何其相似。

    5.屯堡女人    
    屯堡女人又被人叫做“大脚妹”、“屯天妹”(疑为“屯田妹”的口误)。自古以来,她们从不缠足。据说,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大脚,“露马脚”的典故就出在这位娘娘身上。她们能挑能扛,极能吃苦,自古以来,就同男人一道从事田地里的劳作,打田、插秧、种玉米、栽油菜、收小麦,大有不让须眉的气势。清康熙《贵州通志》上说到屯堡人“男子间贸易,妇人力耕作”,此风一直延续至今。不要以为她们因此就很粗蛮,江南来的屯堡女人又以巧著称,她们制作的腊肉、香肠、血豆腐、霉豆腐、豆豉、泡菜、枣子糖、松糕、丁丁糖、波波糖等等,名冠黔中。屯堡人的饭菜味道是最独特的,你要是到了屯堡村寨,在她们的家里吃上一顿饭,管叫你吃了还想吃。她们会端上那有名的辣子鸡烧豆腐,一锅鲜红的辣子鸡汤煮着雪白鲜嫩的豆腐,配上嫩绿的水煮青菜,再喝上一口自家烤的糯米酒,凡是吃过的客人无不称好。你在屯堡人家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你的身后很可能会悄悄站着一位屯堡女人,她手拿装了米饭的木瓢,客人刚刚吃下半碗饭,一不小心,她就麻利而准确地把瓢扣在你的碗里,这样一来,你就要努力地再吃下一大碗饭了。她们不劝酒,却劝饭。不要以为屯堡女人们只会耕作,其实,她们也很懂得做生意,挑着自己种自己炒的瓜子花生到城市里去做小买卖,也很在行。屯堡女人的泼辣大胆是出了名的,哪里都敢去。今天,她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据说,连东北、新疆都有屯堡女人呢。就像当年屯堡人的祖先万里迢迢来到西南山地一样,时下,每逢农闲时光,屯堡女人们就挑着自制的茶叶瓜子,山珍麦糖,坦坦然然去到大城市里,即使走在高楼大厦的都市里,一样是梳了凤头髻,穿着宝蓝色大袖子长衫,束上黑腰带,操着一口屯堡方言,挑着箩筐,迈着大步,在城市里叫卖做生意。
    屯堡女人的服饰最充分地保留着明代遗风。她们身穿右衽布制的长袍,袖子尤其宽大,大脚妹们因此又常常被人称做“大袖子”。领子和袍袖边沿均镶有彩色丝线绣成的花边,腰系真丝黑色宽带,前有围腰。最显著的是她们的用色,宝蓝色是屯堡女人服饰的基本色兼有深绿色、深蓝或紫色,但决不用红色、黄色等其他色。有专家们考证说,屯堡人的这种服饰,无论是色彩还是款式,都鲜明地表现出元末明初江南服饰的遗风。梳头也是屯堡女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未婚女性一般是梳一根独辫,长长地垂在背上,而结了婚的妇女就要修面修眉,并梳成长发盖耳的发髻。安徽籍的屯堡女人至今还保持着“凤头髻”,据说这也是明朝时代江南女子的典型发式。她们将头发分成三绺,左右两边先垂下盖住耳朵,又盘绕回来与中间部分绞合,挽成发髻,再用银制或玉制的长簪插牢。梳这种头很费功夫,一般梳一次头需耗时一两个小时,虽说有些麻烦,但毕竟是祖宗传下来的,轻易改变不得,屯堡女性很为自己的这种妆饰感到自豪。
    屯堡女人一生承担着繁重的生育和抚养孩子的工作,女性角色的学习从少女时代就开始了。一般20岁左右结婚,到40岁左右,就可以当上祖母了。从这时起,她们便被称为“太婆”。太婆是一种十分尊贵的身份,升为“太婆”的女人,就会升格为家庭和屯堡社会的权威。除了掌管屋里屋外一应大事小事之外,“太婆”们还有另一项三要工作,就是主持民间宗教节日活动,且十分虔诚。
    尽管有许多的信仰和禁忌,然而,屯堡女人仍保持着她们那开朗大方,无拘无束的性格。在恋爱的日子里,她们会三五成群地唱山歌,一唱就是几天几夜,后来不限于恋爱时唱,逢庙会也唱,到茶馆里唱,甚至到大街上唱,总之是心想唱歌就唱歌。“农歌无本,全靠嘴狠’,唱歌也是一种智力竞赛,敢在人前对歌的都是能手,嗓音嘹亮,才思敏捷,伶牙俐齿。山歌的内容也没有限制,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谈情说爱、天文地理、生产生活、山川风物无所不包。字句不一定整齐,押韵是一定要的。“莫说农歌没意思,其中含义有价值,短短文章八个字,唱尽古今千家诗。”山歌变化极多,内容一变,句子也跟着变,句子一变,腔调也变。除了四言八句的套路以外,还有飘带歌、滚带歌、盘歌、排歌、飞歌、结巴歌。九溪的宋张氏年轻时候是唱山歌的能手,她跟人唱起结巴歌来总是收不了口。
    (女的唱):“哥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左坡右坡南坡北坡上坡下坡栽葡萄, 妹在楼前楼后左楼右楼上楼下楼走马转角楼上绣荷包, 哥栽葡萄大大小小酸酸甜甜苦苦辣辣长吊长吊大· 个大个来送妹,妹跟你绣个丁丁拐拐拐拐丁丁须须甩甩甩甩须须 鱼跳龙门凤穿牡丹八仙过海的花荷包。” (男的回唱):“哥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左坡右坡南坡北坡上 坡下坡栽葡萄, 妹在楼前楼后左楼右楼上楼下楼走马转角楼上绣荷包,‘ 哥栽葡萄牵丝挂网挂网牵丝密密麻麻麻麻密 密给妹吃, 妹送哥一个红红绿绿须须甩甩甩甩须须丁丁 拐拐拐拐丁丁鱼跳龙门犀牛望月喜鹊登枝鹭鸶闹莲野鹿衔花猴子盘儿的花荷包。 
    活泼的生命要唱自由自在的歌,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好舒畅。 山歌是年轻女人唱,太婆们则在朝山串佛的日子里,穿戴一新,齐声合唱,她们唱的是“佛歌”,唱腔极其悠扬婉转,十分动听。其实说是“佛歌”,那内容却似乎与佛并无太多干系,倒是与屯堡男子“说唱书”的唱本大抵相同,多是三国、唐宋时代的演义故事,只是在每唱完一曲之后,要加上一句“佛呵,南无阿弥陀佛”。有专家考证说,这种“佛歌”可能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变文,以及后来形成的宝卷有关系,变文和宝卷都是说唱文学,有佛经故事和非佛经故事两种,宝卷中的非佛经故事,就有《梁山伯宝卷》、《白蛇宝卷》、《岳飞宝卷》等,佛歌极有可能就是宝卷的流变形式。曾经有个学者来到屯堡人家,听到了这古老的“说唱书”,着实吃惊不小,后来他回去写文章,说是在屯堡人中竟还有如此古老的艺术踪迹可寻,真是不可思议。不过,屯堡女人并不当佛歌是件多难得的事,她们从小就会唱,有佛事时在寺庙里唱,节庆时在仪式活动中唱,高兴了,就坐在寺庙的山门前的台阶上唱,或者干脆在场坝上,在亲戚朋友处歇脚的时候唱。咦,佛不就是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嘛?屯堡人还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如“转佛”、“燃灯”、“上元灯会”、“烧千张”、“放河灯”、“蟠桃会”,以及13年一轮的“过河”等等。持守着600年辉煌历史记忆的屯堡人,意识的深处回响着江南余韵,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在黔中高原广阔的山川平坝上勤奋地建设自己的家园,生活就这样丰丰满满虔虔诚诚忙忙碌碌自自在在地悄然走过了600年。
                                                                                                                   (撰稿:张晓松)

用户点评
我要点评:
姓名:
     您对该签证的评价:
点评内容: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中华中路1号 (大十字广场旁)峰会国际15楼 邮编55000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提醒,我们会尽快处理

 15th Floor, Summi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1 Middle Zhonghua Road, Guiyang, Guizhou, China